星期日, 5月 06, 2007

恩惠堂與我卅年    黃健生弟兄960418

恩惠堂在民國66年6月,將成立11年的學生福音中心轉化成為正式的教會。那年八月中我從美國回到中原任教,很自然地就到恩惠堂聚會及服事。那時首任傳道人為湯傳哲牧師,由張錦繡姐妹協助學生工作,主日崇拜人數約30人。大部分成員都是中原任教的老師及家人。如王晃三家、張恒雄家、尹士豪家、熊慎幹家、陳玉惠家、柯德仁家、向媽媽、羅應金家、江彰吉家及我家。大家都住學校宿舍,平時在學校及生活都很熟,好像一家人。其他的會友也都跟學校有關,都是住學校附近的鄰居及學生,故每個人都彼此認識。常常有聚餐,每家一道菜,輪流在各家或教會舉行,彼此相親相愛。那時主日崇拜前有兒童主日學,由我們這些老師及師母們負責教,並在週六晚上有學生團契聚會。一年後湯牧師赴美進修,只留下張錦繡姐妹負起教會的事工,我就義不容辭的投入較多的事奉:如學生團契的輔導,教會總務的工作。隔年張姐妹結婚離開本堂,我就開始負起教會的全部事工:從總務到講台的安排。我感覺負擔太重,同工們商議聘一位兼職的傳道人。因向媽媽與孟諭昭牧師的媽媽很熟,就由我到浸神請孟牧師週末來本堂幫忙。感謝上帝!他很快就答應每週五晚到週日晚在恩惠堂作牧養的工作;包括主領週五的禱告會,週六的探訪及週日的講道。如此經過一年,因孟牧師本身工作忙碌,加上亦計劃赴美進修,就懇辭本堂的兼職工作。民國69年10月,曾敬恩牧師剛從韓國宣教工作回到浸信會神學院任教,藉著孟牧師的推介,我再度赴浸神邀請曾牧師週末來本堂作牧養的服事。那時中原改制成為大學,基督徒回中原任教也增加,學生人數也增加。再加上校牧室的努力,學生工作蓬勃發展,本堂人數亦增長,感到教會需有成人主日學的開設。當時由校牧及導航會同工薛明中傳道的支援,開得有聲有色;兒童主日學也漸有規模;會友也按聖靈果子分成九個小組,在主日崇拜後有一段小組分享時間,週六我跟曾牧師到各家去探訪及祝福,隔年就開始申請神學生週末來協助學生工作,第一位就是現任新店中央浸信會的鄭豐邑牧師。

漸漸有社區的基督徒及慕道友來到教會,上帝將得救的人數加給我們,教會的需求及功能加大。同工們感到有需要成立正式的執事會代替原有的同工會,也希望聘請專任的傳道人,故在民國72年11月大會正式通過教會組織章程及選出七位執事,成立第一屆執事會,亦開始興建副堂的工作籌劃,由我任籌備主任而羅應金弟兄任執事會主席。我將數年前,由中原建築系一位講師協助設計的副堂建築圖,委託中壢巿華泰建築事務所代申請建照,並由我申請正堂的正式建照的工作,及向差會貸款40萬元,又發動會友奉獻共一百萬元供作副堂的總建築經費。應謝神蒙祂的保守!一切都進行順利,在民國74年2月完工並作獻堂典禮。當時也請曾牧師幫忙在浸神物色一位適合本堂的神學生來本堂實習,結果選中現在的鄒牧師夫婦。副堂的完工也剛好可供鄒牧師家的住宿,上帝的Timing總是不誤事的。當時的教會人數已超過百人,故我們設定目標從二百人前進,十年後終於達此目標。希望再十年後能達五百人的目標。

我參與恩惠堂的草創期、成長期及發展期,歷經30年參與教會很多興革的事工,及大大小小的服事,看到上帝的恩手一直賜福著恩惠堂。學生工作栽培很多位傳道人:如現在嘉義基督教醫院作院牧的陳進成牧師;台中巿學園團契的負責人何中輔傳道;浸信會仁愛堂的曹正文傳道;聖光神學院的林汶娟姐妹;廈門街浸信會晏子年牧師及師母…。會友中獻身成為師母或傳道的:如高榮禮拜堂的侯屏鳳師母;嘉基醫的許淑容師母;平鎮浸信會的黃炯榕牧師及師母;埔心浸信會的李崇信牧師及師母;日本筑波的黃惠仁牧師及師母;高雄台福教會的朱天賜傳道及師母;在本堂服事的呂月珍傳道;現在浸神就讀的陳筱玲姐妹…等等。讓我更相信神要繼續工作,使本堂更多會友願意獻身為上帝所用,作祂福音的使者!

我們恩惠堂曾協助平鎮浸信會起死回生,但也有一些事工一直沒有作好的。如學生的福音工作,這幾年有停頓、退步的現象,我們現在大專生只有本堂成長的子弟兵,中原的學生一直沒有辦法留下。另外我們曾經營的南亞社區、功學社區及比佛利社區,都沒有成功,也沒有留下痕跡。我們在中長程計劃所要開始的福音據點或佈道所,到如今至少也有十年,但我們都未曾試著開始。個中原因有很多,我們好像有計劃而禱告不夠!我們雖三十而立,需努力的空間還有很多。我們需要靠神的靈才能成事,使我們在對內、對外的建造上能夠朝上帝的旨意而行,使祂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。希望大家彼此共勉!

沒有留言: